中国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差异分析——基于稳健MM估计的EBA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立平
王璐璐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R&D强度; 区位分布; MM估计; 极值边界分析; 差异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稳健MM估计的EBA(异常值检验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的"稳健性(Robust)"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的R&D强度存在差异,且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R&D强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科技水平、市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禀赋等4个因素对中国R&D强度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R&D强度中等的中部地区,3个"稳健性"影响因素是政府公共政策、科技水平和要素禀赋;而对于R&D强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要素禀赋对提高R&D强度作用具有"稳健性"。由此揭示我国R&D强度的发展规律以及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各地区制定科技政策目标和实施方案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R&D投入的实证分析 [J].
铁卫 ;
钟飞 .
科技与经济, 2014, 27 (01) :51-55
[2]   基于EBA模型的中国碳排放稳健性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立平 ;
张海波 ;
刘云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47-53
[3]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R&D经费投入影响因素的动态研究 [J].
谢兰云 ;
王维国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 (02) :43-52
[4]   基于Malmquist方法的我国区域R&D投入效率比较研究 [J].
李伟红 ;
胡宝民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8) :33-38
[5]   技术引进和出口贸易对自主研发的影响——浙江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J].
李正卫 ;
池仁勇 ;
Cindy Millman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10) :1495-1501
[6]   R&D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我国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唐德祥 ;
孟卫东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5) :85-89
[7]   我国工业企业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 [J].
陈海波 ;
刘洁 .
中国软科学, 2008, (01) :88-95
[8]   我国各行业的研发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薛漫天 ;
李广众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0) :100-102+112
[9]  
R&D强度差异: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J]. 周彩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   中国省际R&D强度差异的决定与比较——基于1998-2004年的实证分析 [J].
江静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