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99-克星经皮瘤内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和机制探讨
被引:5
作者:
林礼务
何以敉
高上达
杨发端
叶真
薛恩生
林晓东
俞丽云
林秀芳
杨映红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
[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
[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来源: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癌,肝细胞/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瘤内注射复方中药 99 克星治疗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人肝癌SMMC 772 1裸鼠皮下移植与肝内原位移植模型各 16只 ,随机分为 99 克星治疗组 16只 ,无水乙醇与生理盐水治疗组各 8只。全部裸鼠在接种 10d后每隔 5d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共 4次 ,治疗 2 0d后处死 ,取肿瘤组织分别行病理光镜、电镜检查及流式细胞 (FCM )DNA分析。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测量肿瘤的三径并计算肿瘤的生长指数 [(治疗后肿瘤体积 -治疗前肿瘤体积 ) /治疗前肿瘤体积 ]。所有实验均在双盲条件下进行。结果 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 (0 .0 68± 0 .0 2 2 )明显低于盐水组 (4 .3 5 4± 1.45 3 ) (P <0 .0 1) ,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虽也低于乙醇组 (0 .0 79± 0 .0 2 4)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病理见盐水组药物影响或破坏肿瘤作用轻微 ;乙醇组肿瘤组织以凝固性坏死为主 ;克星组则以肿胀变性坏死为主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电镜发现淋巴细胞明显攻击癌细胞现象 ,多数可见典型凋亡细胞或 (和 )凋亡小体与成簇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流式细胞 (FCM )DNA分析显示克星组凋亡峰出现率高达 93 .8% ,明显高于乙醇组与盐水组的 12 .5 % (P <0 .0 1)。结论 99 克星具有强大的抑制与破坏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其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