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61
作者
邱瑞照
邓晋福
周肃
李金发
肖庆辉
吴宗絮
刘翠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
[4]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圈类型; 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 壳-幔岩石学结构; 深部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区分出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3 种岩石圈类型, 依据岩石学方法以及地震波速与成分的关系, 建立了华北地区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 研究表明, 华北地台具有与全球典型克拉通一致的特征, 鄂尔多斯为经历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和改造后残存的克拉通岩石圈, 陆壳主体成分由TTG构成,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构成, 它于晚太古宙-早元古宙最终形成以后, 一直保持至今, 其壳幔岩石学结构可以作为华北乃至中朝地台克拉通型岩石圈的一个参 照. 中生代时期, 华北地台中东部地区在燕山造山过程中被活化? 大量对流地幔物质与热输入使该区原来的TTG陆壳组分被改造成为花岗质陆壳, 岩石圈地幔被燕山期形成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所代替. 燕山-太行山是华北东部地区新生代发育裂谷作用后残留的造山型岩石圈, 因为经历了新生代的伸展减薄, 现今的厚度不能代表燕山期造山时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 但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及其结构仍然是燕山运动期间造山时形成的. 新生代时期, 华北东部的大陆裂谷作用形成以华北东部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 随着裂谷发育, 大量玄武岩喷发, 使燕山期的酸性化陆壳又被基性化? 燕山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1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西藏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40Ar/39Ar年代格架
    周肃
    莫宣学
    董国臣
    赵志丹
    邱瑞照
    王亮亮
    郭铁鹰
    [J]. 科学通报, 2004, (20) : 2095 - 2103
  • [2] 山东幔源岩浆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刘建明
    张宏福
    孙景贵
    叶杰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21 - 930
  • [3]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置换作用和壳幔生长耦合的Re-Os同位素证据
    高山
    Roberta L.RUDNICK
    Richard W.CARLSON
    William F.McDONOUGH
    刘勇胜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61 - 67
  • [4] 华北地台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231 - 256
  • [5] 北京十三陵长城系常州沟组碎屑锆石SHRIMP年龄:华北克拉通盖层物源区及最大沉积年龄的限定
    万渝生
    张巧大
    宋天锐
    [J]. 科学通报, 2003, (18) : 1970 - 1975
  • [6]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的深源超镁铁质岩捕虏体及其富硅交代特征
    陈立辉
    周新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 734 - 744
  • [7] 鲁西中生代金岭闪长岩中纯橄岩和辉石岩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许文良
    王冬艳
    高山
    林景仟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08) : 863 - 868
  •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9] 胶东超大型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华北大陆岩石圈深部过程.[J].周新华;杨进辉;张连昌;.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 S1
  • [10] 华北桑干地区大规模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锆石U-Pb年代学
    郭敬辉
    翟明国
    许荣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 10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