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后危机”时代的均衡调整

被引:4
作者
张平 [1 ]
戴磊 [2 ]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政策正常化; 后危机时代;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全年增长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化事实,全球范围内金融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大宗商品的重新定义等,决定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再均衡的必然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深度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晓晶 ;
汤铎铎 ;
林跃勤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4-20
[2]   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3-25+51
[3]   资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研究综述 [J].
谢冰 ;
彭洁 .
经济学动态, 2003, (12) :85-88
[4]  
大衰退.[M].(美) 辜朝明; 著.东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