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 Ⅱ.品种氮素营养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胡承太
颜振德
机构
[1]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关键词
丰产性; 产量性状; 耐肥性; 施肥量; 产量形成; 谷秆比; 生物指标; 谷草比; 优良品种; 良种; 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指数; 抽穗期; 齐穗期; 中粳; 大车;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1984.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随着工业化肥供应量的增加,改善水稻品种的矿质营养特性,特别是根据品种的耐肥性进行合理施肥,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六十年代已有不少研究.石塚喜明等通过水培试验认为,只要不是极端高浓度,除氮磷以外,其他元素在过量的浓度下对水稻产量并无影响.同时指出,由于磷在土壤中是容易被固定的,因此氮成为各种元素中对作物生育、产量表现最为敏感的元素.高桥等(1959)试验结果指出,越是耐肥性强的品种生育初期吸氮越多,氮被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水稻株形研究的进展[J].杨守仁. 作物学报.1982(03)
  • [2] 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Ⅰ.品种产量差异的物质基础[J].颜振德,胡承太,刘超. 江苏农业科学.19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