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埂坎立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57
作者
张宇清
朱清科
齐实
张岩
王冬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4] 北京
关键词
梯田埂坎; 根系生物量; 根系长度; 细根; 粗根;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标准株选择的基础上 ,采用整株挖掘法研究活性根的特征 ,采用旱季 0~ 2 0 0 cm土层土壤水分定点观测的方法观测土壤含水量 ,并籍此计算土壤水分相对亏缺值来描述梯田埂坎附近土壤水分的变化。研究显示 ,4个植物种在根系深度、生物量和根长分布、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柽柳根系深达 75 7cm,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在 0~ 10 0 cm土层范围内均匀减少 ,但粗根在整个根系中占支配地位 ,细根的生物量和根长主要集中在 0~ 4 0 cm土层中。杞柳根系分布在 0~ 4 0 cm土层中 ,占全部根系生物量的 86 .0 % ,但粗根占绝对优势。 4 0 cm以下土层中 (杞柳根系分布的最大深度为 30 5 cm)根系生物量和根长逐渐下降 ,但细根长度超过粗根。杞柳的部分根系分布高于着生平面 ,而且这部分根系中细根占绝对优势。柠条的根系分布特征与杞柳相似 ,但粗根的比例大于杞柳。新疆杨根系分布较浅 ,最大深度仅为 136 cm。在 0~ 4 0 cm土层中 ,新疆杨根系生物量占总根系生物量的 77.2 %。 6 0 cm土层以下根系生物量急剧下降 ,根长在 80 cm以下同样急剧减少。在新疆杨的整个根系分布层中 ,虽然粗根在生物量上占优势 ,但细根长度远大于粗根。研究结果还显示 ,栽植不同植物种的埂坎附近水平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土壤水分亏缺。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梯田埂坎植物根系营养空间及伸展模式初步研究 [J].
张宇清 ;
齐实 ;
文妙霞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03) :31-36
[2]   中国梯田生物埂研究:现状和方向 [J].
张宇清 ;
齐实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3) :49-53
[3]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
[4]   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固埂作用与效益分析 [J].
王喜龙 ;
蔡强国 ;
王忠科 ;
孙国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1) :74-79
[5]   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 [J].
朱清科 ;
沈应柏 ;
朱金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39-43
[6]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邵明安编著, 2000
[7]  
Tree root characteristics as criteria for species selection and systems design in agroforestry[J] . G. Schroth.Agroforestry Systems . 1995 (1)
[8]   A TREE CROP INTERFACE ORIENTATION EXPERIMENT WITH A GREVILLEA-ROBUSTA HEDGEROW AND MAIZE [J].
HUXLEY, PA ;
PINNEY, A ;
AKUNDA, E ;
MURAYA, P .
AGROFORESTRY SYSTEMS, 1994, 26 (01) :23-45
[9]  
Root turnover and productivity of coniferous forests[J] . R. Fogel.Plant and Soil . 19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