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加里东期的裂陷槽——对浙西早古生代沉积盆地成因类型的新认识

被引:8
作者
夏邦栋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沉积盆地; 边界断裂; 裂陷槽; 断裂带; 地台; 地质构造; 碎屑沉积物; 褶皱带; 地槽带; 构造带; 加里东地槽; 盆地周边; 成因类型; 拗陷; 凹陷; 加里东期; 早古生代; 下古生代; 浙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早在40年代,著名的苏联地质学家H·C·沙茨基在系统研究古地台构造时,发现古地台边缘普遍存在着一种“横向边缘构造”。早期,他称之为“横向边缘拗陷”(沙茨基1946,1947);随后在1960年,他正式将这种构造命名为裂陷槽,意指初生的槽沟。按沙茨基的说明,它是地台边缘狭长形的盆地,其走向横切地台同与地台毗邻的地槽褶皱带的交线的延展方向。裂陷槽所在就是地槽褶皱带以一定的角度(称为内角)突入地台的部位。或“裂陷槽是位于地台内部两个相同性质的构造带之间的槽沟型复杂构造”(沙茨基,1946,1947,1955,1960)。根据沙茨基在一系列论文中所描述的事例,裂陷槽型盆地在沉积上和构造上还具有下列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 / 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2]   “福建-岭南地块”质疑 [J].
杨志坚 ;
陈玉华 .
地质科学, 1984, (03) :244-252
[3]   中国东南部及其毗邻海域的深部构造特征 [J].
陈胜早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3) :521-536
[4]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附视频 [J].
孙枢 ;
从柏林 ;
李继亮 .
地质科学, 1981, (04) :314-322
[5]   浙西加里东地槽地质构造 [J].
马瑞士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5, (04) :465-484
[6]   试论浙皖赣深断裂带 [J].
朱钧 ;
张景垣 .
地质论评, 1964, (02) :91-98
[7]   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皺区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J].
郭令智 ;
俞剑华 ;
施央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3, (14) :1-17
[8]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 [J].
马杏垣 ;
游振东 ;
谭应佳 ;
杨巍然 ;
李东旭 ;
吴正文 .
地质学报, 1961, (01) :30-44+98
[9]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60, (01) :1-31+135
[10]   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点的新认识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59, (02) :1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