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早在40年代,著名的苏联地质学家H·C·沙茨基在系统研究古地台构造时,发现古地台边缘普遍存在着一种“横向边缘构造”。早期,他称之为“横向边缘拗陷”(沙茨基1946,1947);随后在1960年,他正式将这种构造命名为裂陷槽,意指初生的槽沟。按沙茨基的说明,它是地台边缘狭长形的盆地,其走向横切地台同与地台毗邻的地槽褶皱带的交线的延展方向。裂陷槽所在就是地槽褶皱带以一定的角度(称为内角)突入地台的部位。或“裂陷槽是位于地台内部两个相同性质的构造带之间的槽沟型复杂构造”(沙茨基,1946,1947,1955,1960)。根据沙茨基在一系列论文中所描述的事例,裂陷槽型盆地在沉积上和构造上还具有下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