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取得的突破与问题

被引:30
作者
周成林 [1 ]
赵洪朋 [2 ]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
[2] 沈阳体育学院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效益; 历程回顾; 主要特征; 存在问题;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09.03.026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以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锻炼与健康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以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为切入点,梳理和分析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历程的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还未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这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导向、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人们生活水平及体育锻炼需求等影响有关;90年代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多为描述性,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近10年来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运用能力有所提升,在校大学生是研究对象的主体。然而,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理论及方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6 条
[1]  
有氧锻炼对高校保健生健康及心境影响的实验研究.[D].王传勇.苏州大学.2006, 03
[2]  
不同时间中小运动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体质的影响.[D].赵纲.苏州大学.2006, 03
[3]  
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杨云.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
[4]  
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李丹.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
[5]  
身体锻炼对中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江雄.福建师范大学.2005, 04
[6]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及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邱达明.江西师范大学.2005, 04
[7]  
参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度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李金平.苏州大学.2005, 05
[8]  
身体锻炼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王珉.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9]  
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刘宇晔.扬州大学.2003, 04
[10]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李樑.华东师范大学.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