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昭苏马场天然草地质量

被引:15
作者
杨海宽 [1 ]
安沙舟 [1 ]
张荣华 [1 ]
李海 [2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2] 新疆昭苏马场草原站
关键词
草地质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寒草甸; 中山山地草甸; 低山丘陵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昭苏马场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载畜量、牧草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含量为主要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该场11个草地资源类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昭苏马场质量最好的草地是中山山地草甸的穗三毛(Trisetum spicatum(L.)Richt)+山地糙苏(Phlomisoreophila Kar.et Kir.)+杂类草(Herbarum variarum)草地型和高寒草甸的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Dec-ne.)Clarke)+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 tianschanica Juz.)+杂类草草地型(Herbarum variarum),其关联度分别为0.736、0.691;质量最差的草地是河谷草甸的白尖苔草(Carex oxyleuca V.Krecz)+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Leyss.)草地型和低山丘陵草原的羊茅(Festuca ovina L.)+草原苔草(Carex liparocarpos Gaudin)+针茅(Stipacapillata L.)草地型、羊茅+针茅+草原苔草草地型和针茅+草原苔草+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草地型,其关联度分别为0.475、0.461、0.475和0.46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昭苏马场天然草地质量分级的方案,划分5个等级,为今后昭苏马场草地资源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草原关键生育期遥感模式与信息提取方法 [J].
刘爱军 ;
韩建国 .
草地学报, 2007, (03) :201-205
[2]   昭苏县草地资源景观格局现状分析与评价 [J].
靳瑰丽 ;
安沙舟 ;
孟林 .
草地学报, 2005, (S1) :32-36+73
[3]   锡林郭勒几种草地类型基况评价 [J].
刘桂香 ;
刘德福 .
中国草地, 2005, (06) :3-8
[4]   昭苏军马场草地资源利用优化格局的研究 [J].
靳瑰丽 ;
安沙舟 ;
孟林 .
草业科学, 2004, (12) :42-45
[5]   亚高山草甸植被利用的综合评价 [J].
白志明 ;
张玉峰 ;
董宽虎 .
草地学报, 2002, (02) :128-133
[6]   新疆伊犁地区禾本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评价 [J].
安沙舟 .
草原与草坪, 2001, (02) :15-19
[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草地质量初探 [J].
万国栋 ;
胡发成 ;
周顺成 .
草业科学, 1997, (02) :6-9
[8]   新疆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草地属性和生产适宜性评价的研究 [J].
孟林 ;
许鹏 ;
安沙舟 ;
钱翌 ;
陈敬峰 .
草业学报, 1997, (01) :28-38
[9]   西藏草地资源的结构与质量评价 [J].
苏大学 .
草地学报, 1995, (02) :144-151
[10]   草场资源评价方法的探讨 [J].
章祖同 .
自然资源, 1981, (03)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