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

被引:25
作者
钟荣富
机构
[1] 高雄师范大学
关键词
优选论; 元音; 普通话; 语音; 国语; 鼻音韵尾; 鼻辅音; 制约条件; 语音变化; 鼻化; 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1 [语音];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正> 0.导论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是由Allen Prince与Paul Smolensky合写的著作《优选论》发展出来的。这个理论和以前的生成音系学(generative phonology)最大的不同在于:优选论内没有规则,而全由制约条件所组成。事实上,早在生成音系学初创时,就有人注意到制约条件的重要,例如Kisseberth 1970,Stanley 1967。但是制约条件能构成音系理论的主要部分,则应归功于90年代初期的发展,尤其是宣令音系学(Declarative Phonology),制约调修理论(The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优选论 [J].
王嘉龄 .
国外语言学, 1995, (01) :1-4
[2]  
台湾闽南方言记略[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张振兴编著, 1983
[3]  
汉语诗律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王力 著, 1979
[4]   AGAINST CONTOUR TONE UNITS [J].
DUANMU, S .
LINGUISTIC INQUIRY, 1994, 25 (04) :555-608
[5]   STRICTURE AND NASAL PLACE ASSIMILATION [J].
PADGETT, J .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1994, 12 (03) :465-513
[6]   COMPENSATORY LENGTHENING IN MORAIC PHONOLOGY [J].
HAYES, B .
LINGUISTIC INQUIRY, 1989, 20 (02) :253-306
[7]   REDUNDANCY RULES IN PHONOLOGY [J].
STANLEY, R .
LANGUAGE, 1967, 43 (02) :3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