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方法在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中的运用研究——以胶东矿集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杨茂森
黎清华
杨海巍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分形; 地球化学异常; 异常下限; 异常组合; 胶东矿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成矿作用的分形研究越来越受地质学家的重视。因此,对于地球化学异常,采取了分形方法来确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及元素异常组合。共选取了胶东矿集区的8种有用异常元素(Au、Ag、As、Cu、Pb、Zn、Hg和Sb)进行分析,对于异常下限分析,采用了分形求和法得出其下限分别为(2.40,47.6,4.75,17.48,24.89,56.50,25.84,0.33)×10-6,其值与胶东矿集区相关资料的吻合程度比较理想。对于元素异常组合,采用了多重分析分形方法,并且运用传统经典的分析方法———R型因子分析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分形方法,作为非线性数学的一种应用,成功地对矿集区元素异常进行了异常下限的确定、异常组合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多重分形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 [J].
谢淑云 ;
鲍征宇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3) :97-102
[2]   多维分形理论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J].
成秋明 .
地球科学, 2000, (03) :311-318
[3]   成矿预测中的分形模型分维数估计的新方法 [J].
申维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7, (01) :87-92+111
[4]   铅锌品位分维D值的意义和计算程序 [J].
程小久,卢建杭,宋亮明 .
地质与勘探, 1994, (05)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