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年洪洞8级地震震源过程研究

被引:6
作者
宋惠珍,兰印刚,徐鹏飞,孙君秀,郑富灯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位错模式,有限无分析,断裂位错,断层位移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运用霍山断裂滑动速率和1303年洪洞8级地震错距的资料,将霍山断裂面取作位错面,使用粘弹介质中位错模型的有限单元公式 ̄[1],计算震前断层蠕滑动和震时断层错动对应的临汾盆地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年速率分布,由此得出:(1)1303年洪洞地震前,在临汾盆地以霍山断裂中段和南段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年速率正值最高,为积累过程,而震时(含震后),年速率负值最高,为释放过程;(2)1303年洪洞地震加速了1695年临汾地震应力和应变能积累;(3)用有限单元分析方法中的劈节点技术离散位错面,可以符合位错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山西临汾地震研究与系统减灾.[M].马宗晋主编;.地震出版社.1993,
[2]  
地应力场综合研究.[M].宋惠珍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3]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
[4]   位错模型的有限单元公式 [J].
宋惠珍 ;
刘洁 ;
兰印刚 .
西北地震学报, 1993, (02) :6-12+23
[5]   1695年山西临汾地震发震构造的新地质证据 [J].
王挺梅 ;
李新元 ;
郑炳华 ;
汪一鹏 .
地震地质, 1991, (01) :26-2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