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130
作者
朱赖民
张国伟
郭波
李犇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A-ICP-MS定年; 老牛山花岗岩; 金堆城花岗斑岩; 东秦岭; 成矿动力学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出露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北部的老牛山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金堆城含矿斑岩利用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LA-ICP-MS定年技术进行了U-Pb精确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对比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到老牛山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金堆城含矿斑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值分别为146.35±0.55Ma和140.95±0.45Ma,与前人多次获得的金堆城钼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141±4~127±7Ma下限值一致,显示成矿与成岩同时或略滞后于岩体,成岩成矿发生于侏罗纪-白垩纪的同一成岩成矿系统中,与发生于140Ma左右的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晚期的伸展地球动力学事件相吻合,岩体的形成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侏罗纪-白垩纪挤压-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后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两岩体常量元素含量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基本一致,均属硅过饱和的钙碱系列岩类。两个岩体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贫化,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铕异常不明显或无铕异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与板内花岗岩和后碰撞花岗岩相似。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证明,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为下地壳和上地幔混合源。因此,金堆城矿床的成矿发生于大陆会聚作用向伸展拉张的转折时期,由于岩石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加厚的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富含Mo元素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地壳浅部,岩浆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充填和交代围岩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叶会寿
    毛景文
    李永峰
    郭保健
    张长青
    刘王君
    闫全人
    刘国印
    [J]. 地质学报, 2006, (07) : 1078 - 1088
  • [2] 辽宁大石桥花岗质岩石成因分析及其在硼矿勘查中的意义
    刘敬党
    肖荣阁
    王翠芝
    周红春
    费红彩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6) : 36 - 41
  • [3]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J]. 矿床地质, 2005, (03) : 292 - 304
  • [4] 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田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李永峰
    毛景文
    白凤军
    李俊平
    和志军
    [J]. 地质论评, 2003, (06) : 652 - 659
  • [5]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袁洪林
    吴福元
    高山
    柳小明
    徐平
    孙德有
    [J]. 科学通报, 2003, (14) : 1511 - 1520
  • [6]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7]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卢欣祥
    于在平
    冯有利
    王义天
    马维峰
    崔海峰
    [J]. 矿床地质, 2002, (02) : 168 - 178
  • [8] 东秦岭钼矿带成岩成矿背景及时空统一性
    张正伟
    朱炳泉
    常向阳
    强立志
    温明星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 307 - 315
  • [9]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J]. 陈衍景,李超,张静,李超,李震,王海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 [10] 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
    高山
    张本仁
    金振民
    H.Ker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 532 -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