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湿地不同生物量处理生活污水中三氮

被引:10
作者
刘育 [1 ]
夏北成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东校区实验中心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三氮; 芦苇;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6.04.039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该研究采用的是相邻的两块相同面积的湿地,湿地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相同,并且在相同时间种植了同种芦苇苗,所不同的只是湿地中所种植的芦苇的密度。湿地进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平均进水水质pH中性,生物需氧量(BOD)平均为117.58mg/L。氨氮浓度为78.27mg/L,硝态氮浓度为3.33 mg/L,亚硝态氮浓度为0.536mg/L。2003年9月~2004年1月,定期对湿地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并同时观测湿地植物的生长情况、测量生物量和株高。在半年的实验中,这两块湿地的的外部实验条件、进水水质和水量以及进出水水质的测量方法也相同。结果表明,在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湿地植物的生物量越大,其净化污水中三氮能力就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99+121 +12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