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恋群体的城市空间分布及文化生产:以沈阳为例

被引:17
作者
富晓星 [1 ]
吴振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男同性恋; 空间; 文化; 行为; 身份; 制度; 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空间—文化主题出发,以沈阳为调研点,综合运用参与观察、个案深入访谈、历史文献分析等人类学研究方法,着力探讨异性同性恋群体的身体、行为和社会关系实践如何在城市空间中得以组织、表达和理解。本文发现,通过与同性恋群体自身特点的互相作用,城市空间为同性恋的行为、情感、身份的流动构建了能动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论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 [J].
杨太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74-79
[3]   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 [J].
周福岩 .
民俗研究, 2007, (02) :140-150
[4]   清代相公考略 [J].
吴存存 .
中国文化, 1996, (02) :182-193
[5]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M].郭晓飞;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6]  
“现代”的诱惑.[M].(美) 史书美;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  
性心理学.[M].(英)霭理士原著;潘光旦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06,
[8]  
后大都市.[M].(美) 索亚 (Soja;E.W.) ;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M].赵冈著;.新星出版社.2006,
[10]  
性文化研究报告.[M].李银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