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干旱区水循环危机性标识与特征——以西北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4
作者
张光辉
刘中培
连英立
严明疆
聂振龙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西北内陆; 流域尺度; 水循环衰变; 人类活动影响; 标识特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5.012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大量实测资料及综合研究表明,在内陆干旱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变异影响状况具有独特的标识特征,且具有一定的警示性和重要指导意义。当水循环中研究区径流量实测值离均系数小于0时,表明这时该水循环过程已失去了天然状态特征,实测径流量累计过程线明显偏离天然径流量累计过程线。在年内,每年的5月份受春旱农灌大量引用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影响,地表径流量及其累计过程线偏离天然径流过程线最为严重,地下水补给量及泉水溢出水量也具有类似衰变特征。上述水循环衰减的程度,与该流域中游区灌溉面积和引用水量增加密切相关。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衰变影响程度从50年代的19%增大至54%,远超过流域尺度水循环自然调节能力,其拐点为37%。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J].
武翠芳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799-806
[2]   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J].
贾艳红 ;
赵传燕 ;
南忠仁 .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379-388
[3]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辩证研究 [J].
冯尔兴 ;
李新文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 (03) :1-4
[4]   黑河流域下游水分驱动下的生态演化 [J].
严登华 ;
王浩 ;
秦大庸 ;
王建华 ;
李云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1) :38-42
[5]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 [J].
方创琳 ;
步伟娜 ;
鲍超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01-1709
[6]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蓝永超 ;
孙保沐 ;
丁永建 ;
康尔泗 ;
张济世 ;
乔茂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32-39
[7]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 [J].
刘敏 ;
甘枝茂 .
中国沙漠, 2004, (02) :50-54
[8]   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 [J].
齐善忠 ;
王涛 ;
罗芳 ;
罗万银 ;
郭坚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30-37
[9]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J].
齐善忠 ;
王涛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98-101+109
[10]   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2003, (04)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