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农田风沙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5
作者
孙悦超 [1 ,2 ]
麻硕士 [1 ]
陈智 [1 ]
赵永来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风蚀; 风沙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解保护性耕作农田风沙流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了野外风洞原位风蚀测试。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农田在不同风速下各高度的风沙流水平分布符合三次多项式规律,经过27行残茬、5.5 m的水平距离风沙流基本达到了平衡稳定状态;在垂直方向上风沙流分布符合高阶多项式规律,具有与砾石戈壁地表输沙量垂直分布极为相似的"象鼻"效应。试验还发现保护性耕作农田风沙流主要活动在近地表40 cm高度以下范围,占到风蚀物总质量的90%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229 +2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特征——以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为例 [J].
张正偲 ;
董治宝 ;
赵爱国 ;
韩兰英 ;
钱广强 ;
罗万银 .
干旱区研究, 2007, (04) :550-555
[2]   农牧交错区地表土壤风蚀物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J].
陈智 ;
麻硕士 ;
范贵生 ;
赵永来 .
农机化研究, 2007, (04) :102-105
[3]   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地表土壤抗风蚀效应研究 [J].
陈智 ;
麻硕士 ;
范贵生 ;
赵永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3) :51-54
[4]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J].
王永 ;
赵举 ;
程玉臣 .
华北农学报, 2005, (S1) :57-60
[5]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J].
胡伟华 .
前沿, 2005, (04) :74-76
[6]   戈壁风沙流结构和风速廓线特征研究 [J].
张克存 ;
屈建军 ;
俎瑞平 ;
方海燕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54-55+58
[7]   戈壁风沙流结构特性及其意义 [J].
屈建军 ;
黄宁 ;
拓万全 ;
雷加强 ;
董治宝 ;
刘贤万 ;
薛娴 ;
俎瑞平 ;
张克存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19-23
[8]   风沙流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J].
李振山 ;
倪晋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3) :90-98
[9]   风沙流结构的风洞实验研究 [J].
丁国栋 ;
奥村武信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4, (01) :40-46
[10]   风沙流结构中起跃沙粒垂直初速度分布函数 [J].
邹学勇 ;
朱久江 ;
董光荣 ;
刘玉璋 ;
吴丹 .
科学通报, 1992, (23) :2175-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