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7
作者
王渝明
李士奎
何光玉
朱岩
陈汉林
杨树锋
机构
[1] 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原油特征; 油源对比; 大庆油田;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4.02.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杏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的原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含胶量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的物性特征 ,属于典型的轻质油。其饱和烃含量、总烃含量和饱 /芳比高 ,反映了藻类母质油源的输入特征。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15—nC39,呈单峰态分布 ,主峰碳数为nC2 2 ,nC2 3。全油及族组分碳同位素值较轻。甾烷化合物含量丰富 ,并含有一定数量的C30 — 4甲基甾烷 ,C2 7,C2 8与C2 9甾烷的分布型式呈“L”字型。原油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丰富 ,主要有藿烷系列、升藿烷系列和r -蜡烷系列等。油源对比研究表明 ,研究区原油只具有与其东侧三肇凹陷中青一段泥岩大致相同的碳同位素值和甾、萜烷分布特征 ,表明原油主要来源于该凹陷中的青一段泥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松辽盆地汪升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杨玉峰 ;
任延广 ;
李景坤 ;
张维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4) :18-21+16
[2]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J].
侯读杰 ;
王铁冠 ;
孔庆云 ;
冯子辉 ;
黄福堂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40-42+46+6
[3]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源对比 [J].
李景坤 ;
孔庆云 ;
刘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1) :7-9+54
[4]  
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J]. 侯读杰,王铁冠,孔庆云,冯子辉,J.M.Moldowan.科学通报. 1998(23)
[5]   松辽盆地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因与凝析气藏形成分布 [J].
李延钧 ;
陈义才 ;
朱江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7, (03) :24-29+3-4
[6]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油气水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 [J].
黄福堂 ;
冯子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28-33+94-95
[7]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黄福堂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5, (04) :6-13
[8]   朝阳沟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J].
冯子辉,李景坤,要丹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4) :23-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