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保护

被引:4
作者
方旭红 [1 ]
黄钟浩 [1 ]
郑丽虹 [2 ]
机构
[1]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2]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化保护; 精神消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诸多问题,需对其采取"生活化"保护策略,即稳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创新其表现形式、增强其时代感,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传承和革新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其存续的社会环境等,使其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居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对象,成为现代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J].
王德刚 ;
田芸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32 (01) :16-21
[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J].
贺学君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2) :103-109
[3]  
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YvetteReisinger,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