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中医症候证型分析

被引:27
作者
罗月中
方敬爱
吴金玉
孙郁
陈刚毅
蔡北源
叶任高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3]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4] 第一军医大学
[5]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关键词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中医症候和证型; 中医治疗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中医症侯、证型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并分析 2 2 0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临床症候 ,辨证类型的变化。结果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 ,本证方面 ,在大剂量时 ,辨证属阴虚 (73% )比使用激素前 (12 % )明显增多 ,属阳虚 (9% )和阴阳两虚 (19% )比使用激素前 (5 8%和 30 % )明显减少 ;小剂量时 ,辨证属阴虚 (5 0 % ) ,虽减少却也占 1/ 2 ,属阳虚(10 % )与大剂量时 (9% )相近 ,而阴阳两虚 (40 % )明显增加 ;在维持量时 ,阴虚证明显减少 (16 % ) ,阳虚和阴阳两虚证有所增加 (2 6 %和 4 6 % )。标证方面 ,在大、小剂量时 ,属热毒 (6 1%和 35 % )、湿热 (49%和 4 5 % ) ,比使用激素前 (15 %和 13% )明显增多 ,在整个激素使用期间 ,属水湿比用药前明显减低 ,而血瘀、气滞均比用药前增加。结论 :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后 ,中医症候、证型有明显变化 ,其变化有一定的特点 ,本证的变化规律由阳虚或阴阳两虚→阴虚→阴阳两虚或阳虚转化 ;标证发病率由高至低为水湿、湿热、热毒→热毒、湿热、血瘀、气滞→血瘀、气滞转化 ,这种变化与用药剂量有关 ,正确辨证论治 ,有助于提高激素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J].
叶任高 .
江苏中医, 1999, (11) :3-4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中药和激素的配合应用 [J].
孙伟 ;
孔薇 .
新疆中医药, 1995, (04) :21-23
[3]   怎样认识肾病综合征中由服西药后引起的舌、脉改变? [J].
李学铭 .
中医杂志, 1993, (11) :693-693
[4]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前后的证型变化 [J].
曹庆敏 ;
史玉芝 .
河北中医, 1991, (05) :9-9
[5]   中药与激素在治疗肾病中的相辅关系探讨 [J].
叶任高 ;
张素梅 ;
张琳 ;
杨嘉珍 ;
胡敏 .
广东医学, 1991, (02) :34-36
[6]  
时氏中医肾脏病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时振声主编, 1997
[7]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叶任高,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