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格局和生境资源对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分株生物量分配和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王文娟 [1 ]
臧岳铭 [1 ]
李英年 [2 ]
席博 [1 ]
郭华 [1 ]
朱志红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克隆植物; 生物量分配; 补偿性生长; 放牧; 高寒草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研究密集型克隆植物对放牧扰动和生境资源变化的生物量分配和补偿生长响应特性,验证克隆植物的觅食模型和3个有关植物个体补偿反应的假说(①放牧优化假说,grazing optimization hypothesis,GOH;②反应连续谱假说,continuum of responseshypothesis,CRH;③增长率模型,growth rate model,GRM),在具有不同放牧利用格局和土壤养分水平的高寒矮嵩草草甸(Ⅰ.畜圈草地:重度放牧、资源丰富;Ⅱ.牧道草地:中度放牧、资源贫乏;Ⅲ.封育草地:不放牧、资源贫乏)中通过设置扣笼/无扣笼样方对其建群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当年解除家畜放牧与否,春季采摘率越高(畜圈草地),分株生物量向生长的投入越少,向贮藏器官的投入越多。繁殖分配在中度采摘下最高(牧道草地),扣笼内外分株各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无差异。矮嵩草分株在中度采摘×资源贫乏条件下产生了超补偿响应,在重度采摘×资源丰富条件下为等量补偿,重度采摘导致分株密度显著减少。生物量分配格局与觅食模型的预测不符。补偿生长响应特性证实了GOH和GRM的预测,但与CRH的预测不符。这说明在研究地区放牧扰动格局对克隆植物矮嵩草分株的生物量分配和补偿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适度放牧利用更利于引起超补偿,而重度利用可能会对该种群的长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86 / 21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再生性能的影响 [J].
刘颖 ;
王德利 ;
韩士杰 ;
王旭 .
草业学报, 2004, (06) :39-44
[2]   短花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的植物补偿性生长 [J].
刘艳 ;
卫智军 ;
杨静 ;
杨尚明 .
中国草地, 2004, (03) :19-24
[3]   种群密度与施肥对垂穗披碱草刈割后补偿作用的影响 [J].
王海洋 ;
杜国祯 ;
任金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477-483
[4]   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J].
安渊 ;
李博 ;
杨持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2001, (06) :2-6
[5]   不同放牧率下糙隐子草种群补偿性生长的研究 [J].
汪诗平 ;
王艳芬 .
植物学报, 2001, (04) :413-418
[6]   短花针茅草原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的研究──Ⅰ.植物净生长量 [J].
韩国栋 ;
李博 ;
卫智军 ;
杨静 ;
吕雄 ;
李宏 .
草地学报, 1999, (01) :1-7
[7]   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汪诗平 ;
王艳芬 ;
李永宏 ;
陈佐忠 .
草地学报, 1998, (04) :275-281
[8]   高寒草甸矮生嵩草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J].
朱志红 ;
孙尚奇 .
植物学报, 1996, (11) :895-901
[9]   资源异质性环境中的植物克隆生长 :觅食行为 [J].
董鸣 .
植物学报, 1996, (10) :828-835
[10]   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的放牧中构件种群的反应特性 [J].
朱志红 ;
孙尚奇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6, (08) :65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