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15
作者
孔宁宁
曾辉
李书娟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景观; 人为影响; 空间分布; 卧龙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2.075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在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缓冲区分析和相邻缓冲区的景观结构总体变异系数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的分割研究 ,并对人为影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工作区内水电站、居民点和道路 3种不同人为影响发生源对于周围景观结构的显著影响距离为 10 0 0~ 12 0 0m ,利用这一距离可以对工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进行合理分割 ;海拔 2 4 0 0~ 4 80 0m和坡度 2 0°~ 4 0°区间为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强度最大的区域 ,这种人为影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保护区的自然管理工作威胁极大。此外 ,研究还证明 ,对于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进行合理分割 ,有助于景观人为影响的细节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卧龙大熊猫生境的群落结构研究 [J].
欧阳志云 ;
刘建国 ;
张和民 .
生态学报, 2000, (03) :458-462
[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究 [J].
陈利顶 ;
刘雪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9, (03) :3-5
[3]   A landscape ecology assessment of the Tensas River Basin [J].
Heggem, DT ;
Edmonds, CM ;
Neale, AC ;
Bice, L ;
Jones, KB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0, 64 (01) :41-54
[4]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Regional Forest Composition and Dynamics in Central New England[J] . Janice L. Fuller,David R. Foster,Jason S. McLachlan,Natalie Drake.Ecosystems . 1998 (1)
[5]   South Africa [J].
不详 .
E&MJ-ENGINEERING AND MINING JOURNAL, 1996, 197 (05) :F16-F16
[6]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 Protected Area: the Case of Wolong Natural Reserve for Giant Pandas .2 Liu J,Linderman M,Ouyang Z,et al. Scienc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