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崔虎军
张明礼
肖锋
李岩
王进
陈鸿义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呼吸功能不全; 血气/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输血,自体;
D O I
10.19723/j.issn.1671-167x.2003.02.028
中图分类号
R654.1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体外循环术后 3种肺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连续行择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 2 4例病人 ,根据体外循环停机后机血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T组 (血液回收组 )和非AT组 (非血液回收组 ) ,记录在麻醉诱导后及停机后 1、6、2 4、4 8h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 ,并计算比较呼吸指数 (RI)、氧合指数 (OI)和M指数 (PaO2 /PAO2 ) 3种肺功能指标。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心脏指数 (CI)、氧摄取率 (O2ER)、氧利用指数 (DO2 I)和氧消耗指数 (VO2 I)均明显升高 ,而静动脉分流率 (Qs/Qt)呈逐渐降低趋势 ,两组间各指标没有差异。AT组中RI、OI和PaO2 /PAO2 在围手术期没有明显改变 ,而非AT组在停机后出现RI升高、OI和PaO2 /PAO2 降低 ,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非AT组停机 2 4h后RI和PaO2 /PAO2 的变化率与AT组有显著差异 ,改变趋势更明显。RI、OI和PaO2 /PAO2 三者均与Qs/Qt和VO2 I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RI、OI和PaO2 /PAO2 都恰当的反映了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变化 ,并且个体化的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对临床工作更具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体外循环停机后机血的不同处理对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J].
崔虎军 ;
张明礼 ;
高辉 ;
肖锋 ;
宋乃庆 ;
杜迎利 ;
李岩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4) :350-354
[2]  
现代麻醉学技术.[M].安刚;薛富善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  
肺血管疾病学.[M].程显声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4]  
心脏外科指南.[M].朱晓东;薛淦兴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
[5]   Predictive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extub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J].
Suematsu, Y ;
Sato, H ;
Ohtsuka, T ;
Kotsuka, Y ;
Araki, S ;
Takamoto, S .
HEART AND VESSELS, 2000, 15 (05) :214-220
[6]   ORGAN DYSFUNC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ITIATED BY THE EXTRACORPOREAL CIRCUIT [J].
WESTABY, S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987, 13 (02)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