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现状

被引:9
作者
李红清 [1 ]
李德旺 [1 ,2 ]
雷明军 [1 ]
机构
[1]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面积、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从长江流域内分布的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保护意义、区域保护意义的角度,辨识长江流域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同时分析了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上游区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状况。长江流域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对中国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生态保护 [J].
李红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2) :150-155
[2]   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 [J].
达良俊 ;
李丽娜 ;
李万莲 ;
陈鸣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7-103
[3]   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J].
靳英华 ;
赵东升 ;
杨青山 ;
吴正方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68-74
[4]   GIS支持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态势评价研究 [J].
黄方 ;
刘湘南 ;
张养贞 .
地理科学, 2003, (01) :95-100
[5]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0,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