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转型:一种类型化分析

被引:25
作者
贺凯 [1 ]
冯惠云 [2 ]
机构
[1]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亚洲研究所
[2]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国际秩序; 秩序转型; 亚太地区; 中国崛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崛起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然而,学界对于国际秩序定义的持续争论,以及世界政治中"秩序转型"机制的理论化缺失,使得这些争论各执一词。文章通过回归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引入国际秩序的综合定义,并对其进行分层(基于规范、基于权力和基于规则)与分类(安全领域、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在此基础上,文章区分了国际秩序转型的三种不同形态,分别是基于规范秩序的系统性转变,基于权力秩序的格局性转变,以及基于规则秩序的制度性转变。在亚太地区秩序转型的过程中,国际秩序的九个维度呈现复杂而多样的动态发展趋势。作为塑造未来地区秩序的主要行为者,中国同时扮演着支持者、改革者和挑战者等多重角色。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将比普遍认为的面临更多困难,其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9+166 +166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理念竞争、秩序构建与权力转移 [J].
徐进 .
当代亚太, 2019, (04) :4-25+151
[2]   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 [J].
贺凯 ;
冯惠云 ;
魏冰 .
国际政治科学, 2019, 4 (03) :31-59
[3]   国际秩序转型期的中美制度竞争——基于制度制衡理论的分析 [J].
汪海宝 ;
贺凯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9, 36 (03) :56-81+6
[4]   国际秩序变迁与中国的选项 [J].
唐世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3) :187-203+208
[5]   “退出外交”与全球治理秩序——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 [J].
任琳 .
国际政治科学, 2019, 4 (01) :84-115
[6]   无序体系中的国际秩序 [J].
阎学通 .
国际政治科学, 2016, 1 (01) :1-32
[7]   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 [J].
刘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5) :46-62
[8]   中国是现状改变国吗?——基于信念体系操作码的解读 [J].
冯慧云 .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03) :36-58+173
[9]   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 [J].
秦亚青 .
现代国际关系, 2005, (10) :5-7
[10]  
The Day after Trump: American Strategy for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J] . Rebecca Friedman Lissner,Mira Rapp-Hooper.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 2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