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进口海运网络优化模型

被引:15
作者
陈超
李霏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关键词
原油进口; 中转港; 接卸港; 运送批量; 运行控制; 优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835 [水路运输(海运与河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上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的关键是中转港口的选择和各航段运输船舶最佳吨级区间的确定。针对我国原油进口运送批量大、接收批量小且接收地分散等特点,基于网络结构构建和运行控制综合一体化解决的思路,根据我国原油港口的建设、原油需求量与分布,以及原油战略储备规模和分布等情况,以实现进口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网络优化的目标,以网络的挂靠港口选择、港口级别配置、港口间货物流量安排和运送批量选择为网络优化的决策变量,设计了我国原油进口海运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在降低总成本和运行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可对网络中各航段货物的流量分布和运送批量进行优化,从而为优化船型提供依据;并对网络的运行控制提出实际操作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76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J].
田春荣 .
国际石油经济, 2009, 17 (03) :31-39+86
[2]   我国原油运输及原油码头建设的发展趋势 [J].
杜麒栋 .
中国港口, 2008, (11) :20-23
[3]   我国原油进口航线网络的优化 [J].
陈飞儿 ;
张仁颐 .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6, (02) :75-80
[4]   全国原油调运优化模型 [J].
吴长春 .
系统工程 , 1994, (03) :44-48
[5]  
沿海石油物流方案设计[D]. 冯高伟.大连海事大学 2004
[6]  
An interactive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the strategic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risk analysis and routing[J] . Eleftherios T. Iakovou.Safety Science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