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型贫困的发生机理与治理策略——以鄂东S镇农民建房为例

被引:10
作者
郑晓园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 消费型贫困; 发生机理; 治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302 ;
摘要
鄂东S镇农民建房消费现象显示:随着收入型贫困的减缓,因消费超出支出而导致的消费型贫困日益显现,农村贫困的性质和形态正发生深刻变化。城市消费主义的示范与扩张、半熟人社会村庄分化的消费转型以及婚姻市场化下农民家庭再生产的消费导向,构成了消费型贫困的发生机理。消费型贫困具有较强的社会结构因素,单纯依靠农民自身难以得到有效根治,应强化地方政府主导功能,节制无序的建房消费竞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包括文化价值在内的新农村建设,以加强对消费型贫困的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J].
安毅 ;
张青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08) :53-57
[3]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消除贫困[J]. 王德文,蔡昉.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3)
[4]   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 [J].
卢晖临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147-164+245
[5]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J].
周怡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49-63
[6]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和贫困状况的初步研究 [J].
唐平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06) :39-43
[7]   扶贫经济开发与中国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的整体素质 [J].
屈锡华 .
中国人口科学, 1994, (02) :24-30
[8]   中国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评述 [J].
朱玲 .
管理世界, 1992, (04) :196-203
[9]   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 [J].
穆光宗 .
农村经济与社会, 1992, (04) :28-35
[10]   论我国的贫困状况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 [J].
何承金 ;
赵学董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1)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