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金融稳定

被引:8
作者
张晓晶 [1 ]
刘磊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关键词
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民财富方法; 金融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回顾金融稳定性理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对金融稳定性研究的理论模型和重要意义,同时也梳理了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上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国民净财富视角下对金融稳定性分析的理论框架,并以此对我国金融稳定性做出全新解读:(1)SNA偿付能力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压舱石";(2)应以实体经济为监管重点进行危机的防范;(3)通过完善宏观监管框架做到对危机的及早预警;(4)既要宏观审慎,又要防止对风险反应过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的探索 [J].
张晓慧 .
中国金融, 2017, (11) :23-25
[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 [J].
刘春航 ;
朱元倩 .
金融研究, 2011, (12) :85-99
[3]   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J].
易纲 .
求是, 2008, (22) :34-35
[4]   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上) [J].
柳欣 .
经济学动态, 1996, (12) :42-47
[5]  
政府资产负债表[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杜金富, 2015
[6]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扬, 2015
[7]  
国家资产负债表问题研究[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余斌, 2015
[8]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扬, 2013
[9]  
大衰退[M]. 东方出版社 , (美) 辜朝明, 2008
[10]  
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 商务印书馆 , (英)罗宾逊著,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