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16S r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39
作者
张萌 [1 ]
赵伟全 [1 ]
于秀梅 [1 ,2 ]
杨文香 [1 ]
张汀 [1 ]
刘大群 [1 ]
机构
[1] 不详
[2]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不详
[4]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16SrDNA序列;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16S rDNA序列对来自中国8个省(区)的34株马铃薯疮痂病菌和15株参比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链霉菌通用引物对34株测试菌株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比对,选取同源性较高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34个测试菌株均为链霉菌属,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12株、S.galilaeus8株、S.bobili6株、S.turgidiscabies1株、S.acidiscabies1株、S.diastatochromogenes2株、S.setonii1株、S.enissocaesilis3株。其中S.galilaeus、S.bobili和S.enissocaesilis等种均为新发现的疮痂病病原。对各菌株的分布分析发现,山东省的疮痂病菌有4种,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有3种,四川省、河北省和山西省均有2种,黑龙江省为1种。【结论】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且分布较为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
    赵伟全
    杨文香
    李亚宁
    刘大群
    孟庆芳
    张汀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 313 - 318
  • [2]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疮痂病的防治试验
    于勤良
    贾景丽
    耿玉娴
    闫焕刚
    邱光若
    [J]. 中国马铃薯, 2004, (06) : 345 - 347
  • [3]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研究初报
    赵伟全
    杨文香
    刘大群
    张汀
    孟庆芳
    张丽蕊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 74 - 77+92
  • [4] 必速灭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效果试验
    卞春松
    金黎平
    谢开云
    庞万福
    段绍光
    屈冬玉
    [J]. 中国马铃薯, 2004, (04) : 211 - 213
  • [5] 基质对马铃薯疮痂病抑制效果研究初报
    白晓东
    杜珍
    范向斌
    王继琴
    刘润国
    [J]. 中国马铃薯, 2002, (06) : 332 - 334
  • [6] Phytotoxin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sp. causing potato russet scab in Japan[J] . Masahiro Natsume,Mayumi Komiya,Fumie Koyanagi,Nobuya Tashiro,Hiroshi Kawaide,Hiroshi Abe.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 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