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杨立雄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护; 公共选择理论; 社会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正式组织资源的缺位,农民工只能倚重于自身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寻求社会保护。而这种网络由于自身的局限,无法与高度科层化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为了保持区位竞争优势,进行福利竞赛,使农民工的处境进一步恶化。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培育农民工利益集团,达到博弈双方力量的均衡;二是考虑农民工的外出动机和户籍制度等约束条件,制定农民工社会保护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二元性、半合法性、松散性和农民工问题 [J].
刘林平 ;
万向东 ;
王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63-68+125
[2]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 [J].
周敏 ;
林闽钢 .
社会学研究, 2004, (03) :36-46
[4]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李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25-136+207
[5]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J].
郑功成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8) :22-24
[6]   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
刘林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12-124+207
[7]   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 [J].
王春光 ;
JeanPhilippeBEJA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106-119
[8]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9]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10]  
经济增长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罗伯特·M.索洛(R.M.Solow)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