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货币化模式分析与效应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考

被引:2
作者
管竹笋 [1 ]
鲍宏礼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2]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关键词
农村土地货币化; 模式; 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农村土地货币化的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土地货币化可分为非农用模式和农用模式,同时产生一系列效应: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加速和农村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等,为此可通过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加强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方式推动土地货币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村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豪兴主编, 2004
[2]  
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著, 2005
[3]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认识与观念的突破 [J].
王瑞雪 .
调研世界, 2004, (03) :32-35
[4]   进镇还是进城:农民理性选择下的非农就业问题探讨 [J].
何景熙 .
调研世界, 2004, (03) :14-18
[5]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 [J].
文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55-61+123
[6]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 [J].
蔡邦成 ;
温林泉 ;
陆根法 .
生态经济, 2005, (01) :47-50
[7]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J].
韩俊 .
科学决策 , 2005, (07) :5-8+14
[8]   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 [J].
于建嵘 .
调研世界, 2005, (03) :22-23
[9]  
土地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毕宝德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