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典型湿地碳库动态研究方法

被引:12
作者
葛振鸣 [1 ,2 ]
周晓 [2 ]
王开运 [3 ]
Seppo Kellomki [2 ]
巩晋楠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Faculty of Forest Sciences,University of Joensuu FIN-,Joensuu,Finland
[3]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长江河口; 湿地碳库; SPAC; 涡度相关; OTC; 过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碳平衡和全球气候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公认的生态过程敏感区,选择长江河口典型湿地——崇明东滩作为长期碳循环观测和实验模拟的研究对象,针对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动态研究具体的科学问题,从"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碳流过程监测、涡度相关法碳通量监测、植物生长控制实验(开顶式气候室,OTC)、"湿地碳循环-气候变化"生态过程模型构建、多方数据源校正等方面,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河口湿地碳库动态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动态特征,探寻湿地碳平衡的主导控制因子,评估中国东部沿海湿地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为提出长江河口湿地碳储备功能的保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97 / 1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植物气孔气态失水与SPAC系统液态供水的相互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J].
刘利民 ;
齐华 ;
罗新兰 ;
张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2067-2073
[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 [J].
吴庆标 ;
王效科 ;
段晓男 ;
邓立斌 ;
逯非 ;
欧阳志云 ;
冯宗炜 .
生态学报, 2008, (02) :517-524
[3]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逯非 ;
段晓男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8, (02) :612-619
[4]   东北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与碳收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赵俊芳 ;
延晓冬 ;
贾根锁 .
生态学报, 2008, (01) :92-102
[5]   土壤呼吸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苏永红 ;
冯起 ;
朱高峰 ;
司建华 ;
常宗强 .
中国沙漠, 2008, (01) :57-65
[6]   研究高寒区植物生长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封顶式生长室系统 [J].
张远彬 ;
王开运 ;
乔云周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5) :601-608
[7]   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与预测 [J].
张文菊 ;
童成立 ;
吴金水 ;
徐明岗 ;
宋长春 .
环境科学, 2007, (09) :1905-1911
[8]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 [J].
陈庆强 ;
周菊珍 ;
孟翊 ;
胡克林 ;
顾靖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5) :614-623
[9]   崇明东滩湿地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及固碳功能变化 [J].
梅雪英 ;
张修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933-936
[10]   OTC-Ⅰ型开顶式气室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J].
阮亚男 ;
陈振举 ;
陈玮 ;
何兴元 ;
苏道岩 ;
张粤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 (S1)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