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法治”的理念与实践路径

被引:4
作者
魏治勋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消极法治; 积极法治; 自生自发; 均衡法治;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4.04.014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治可以区分为"积极法治"和"消极法治"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导并积极推动的实践模式,后者则主张法治发展是一个自生自发秩序的演化进程。在政府推进型法治的当下中国,引入"消极法治"的理念以克制过于极端的积极法治思维,克服法治建设中动力来源单一问题及其产生的干预私域、流于形式主义等弊端,走出一条"积极法治"与"消极法治"并重的"均衡法治"道路,对于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这一根本目的尤具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善治”视野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 [J].
魏治勋 .
法学论坛, 2014, 29 (02) :32-45
[2]   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 [J].
罗豪才 ;
周强 .
中国法学, 2013, (05) :102-111
[3]   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 [J].
侯学宾 ;
姚建宗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5) :3-11
[4]   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之“谬误” [J].
魏治勋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2) :87-91+191
[5]   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 [J].
任剑涛 .
开放时代, 2010, (07) :73-86
[6]   和谐社会及其法治特征——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 [J].
吕廷君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 21 (05) :68-73
[7]   论私法与法治社会 [J].
王利民 .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48-51
[8]   消极法治和积极法治的互动与平衡 [J].
殷啸虎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04) :20-22
[9]   治理、善治与法治 [J].
梁莹 .
求实, 2003, (02) :50-52
[10]   论消极法治和积极法治的互动与平衡 [J].
殷啸虎 ;
朱应平 .
法学评论, 2003,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