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

被引:93
作者
李相博
刘化清
完颜容
魏立花
廖建波
马玉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浊积岩; 坡折带;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岩心、露头观察与分析测试及地震层序解释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长6段地层中识别出3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物,即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其中砂质碎屑流最为发育,而由浊流作用形成的经典浊积岩分布有限,以往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夸大了浊流沉积作用。进一步研究认为,砂质碎屑流等深水重力流砂体平面分布及其物性变化主要受深水沉积坡折控制,总体而言,砂体物性坡上比坡下好,缓坡比陡坡好。从3种类型岩石的含油气性看,砂质碎屑流含油性最好,经典浊积岩A段含油性次之,而滑塌岩含油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傅强
    吕苗苗
    刘永斗
    [J]. 沉积学报, 2008, (02) : 186 - 192
  • [2]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J]. 陈全红,李文厚,高永祥,郭艳琴,冯娟萍,张道峰,曹红霞,梁积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湖底扇特征
    夏青松
    田景春
    [J]. 古地理学报, 2007, (01) : 33 - 43
  • [4]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郑荣才
    文华国
    韩永林
    王海红
    郑超
    蔡家兰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 566 - 575
  •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陈全红
    李文厚
    郭艳琴
    梁积伟
    崔军平
    张道锋
    [J]. 地质学报, 2006, (05) : 656 - 663
  • [6] Ten turbidite myths[J] . G. Shanmugam.Earth Science Reviews . 2002 (3)
  • [7]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 G Shanmuga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
  • [8]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are they sandy debris flows?. Shanmugam G.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