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剪切带中S—C(C′)组构的成因及其运动学意义

被引:10
作者
张桂林
机构
[1] 桂林工学院资源工程系
关键词
S-C(C′)组构,S面理,C面理.C′面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韧性剪切带中常发育3种面理:呈S形平行变形矿物优选方位的S面理;平行剪切带边界的C面理;与剪切带边界斜交的C′面理.剪切条带(ShearBand,简称SB),伸展折劈理(ExtensionalCrenulationCleavage简称ECC)及正滑动折劈理(NormalSlipCrenulation,简称NSC),均是不同学者给予C′面理的不同名称.C面理公认为平行剪切带的剪切流动面.S面理多数学者认为平行有限应变椭球的XY面.C′面理可用应变分解原理或补偿调整原理进行解释.在运动学上,S-C(C′)组构是极好的剪切指向判别标志,但是S-C(C′)组构不能用来准确地确定剪切方向.剪切方向一般是根据拉伸线理的测量来确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