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孙余华
王凤连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临床免疫研究室
关键词
平滑肌; 抗原; 斑块; As; 抗体; 病理过程; 细胞因子; TNF;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抗病毒药; 干扰素; IFN; 血管平滑肌细胞; 脂类; 脂质;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早年从单核-巨噬细胞、T 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方面进行不少工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免疫因素参与。近年来国外从MHC-Ⅱ类抗原在动脉血管壁细胞表面上的表达及众多细胞因子对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多种作用进行了研究,包括IL-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有利于血凝和血栓的形成;IL-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TNF 对血管和炎症作用与IL-1相似,并影响脂质溶解;IFN 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可能是一种抑制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急性免疫损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影响
    徐承培
    高达
    顾元方
    姚荣芬
    陈兆和
    薛婉芬
    [J]. 江苏医药, 1984, (11) : 8 -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