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表面抗原氨基酸置换的频率和特征
被引:19
作者:
夏国良
OmanaV.Nainan
贾志远
王继杰
刘洪斌
李荣成
曹惠霖
刘崇柏
HaroldS.Margolis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室,湖南省湘潭市卫生防疫站,河北省卫生防疫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肝炎疫苗,乙型;
肝炎病毒,乙型;
基因变异;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6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药物预防];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掌握中国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和未免疫携带者表面抗原基因变异的流行状况及特点。方法 以直接测序和特异基因序列固相聚合酶链反应 (SS SPPCR)方法 ,分别检测97例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88例未免疫育龄妇女和 95例未免疫儿童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α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置换的流行率。结果 直接测序检测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氨基酸置换流行率显著高于未免疫育龄妇女和儿童携带者对照 ,流行率分别为 30 9% (30 97) ,10 2 % (9 88)和5 3% (5 95 )。 145、12 6和 133是最常见的氨基酸酸置换位点。应用更为敏感的SS SPPCR法分别检测145和 12 6位氨基酸点突变的流行率 ,各组间差异不明显 ,其中 145位氨基酸置换的流行率分别为39 2 % ,33 0 %和 32 6%。经直接测序法检测 ,免疫后携带者基因变异流行率高于未免疫携带者 5 41倍。按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分层分析 ,基因型B和adw2血清亚型携带者受免疫选择后出现基因变异的风险显著较高 ,分别为 34 5 5和 33 39;而基因型C和adr血清亚型携带者基因变异风险较低 ,分别为2 73和 2 45。结论 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 ;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 ;基因变异风险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