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少华
黄鹂
机构
[1] 三明市第二医院
[2] 三明市第二医院 福建三明
[3] 福建三明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临床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35 [];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及致病相关因素,提高对VAP的防治水平。方法总结54例VAP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VAP发生率的关系;对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8.7%,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VAP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儿肺炎痰细菌培养的检测及意义 [J].
吕兴 ;
梁星群 ;
吕波 ;
李海珠 ;
黄玉环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01) :85-87
[2]   PICU呼吸机相关肺炎44例病原学分析 [J].
陈晖 ;
齐宇洁 ;
耿荣 ;
钱素云 ;
陈贤楠 .
小儿急救医学, 2001, (01) :13-15
[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J].
钱燕 ;
张姿英 ;
杨锦红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06) :353-354
[4]   机械通气相关性感染研究进展 [J].
余加林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8,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