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的价值准则

被引:1
作者
宋才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社会效益; 出版; 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准则; 理论期刊; 文化消费结构; 文化市场; 社会科学;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39.21 [出版事业组织与活动];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正>一 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为它们都要投入必要的劳动量,需要一定的成本。不同之处在于,学术理论期刊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即是说学术理论期刊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情操,制约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产品双重属性,相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第一,作为商品,学术理论期刊要重视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第二,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学术理论期刊要讲究社会效益,必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受双重性制约的两种效益之间的种种矛盾,在学术理论期刊走向市场的条件下,尤其需要人们通过改革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其调整的原则就是邓小平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此为根本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略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社会效益观 [J].
宋才发 .
编辑学刊, 1990, (01) :63-64+72
[2]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