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歧深1井气源综合对比

被引:17
作者
国建英 [1 ,2 ]
于学敏 [3 ]
李剑 [2 ]
王东良 [2 ]
崔会英 [2 ]
李志生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同位素; 轻烃; 天然气; 成因分析; 歧深1井;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歧深1井是一口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滨海断鼻的深层探井,在4823.0~5088m沙三段地层用10.32mm油嘴日产气54611m3。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异常重,δ13C1值在-35.7‰~-32.7‰之间,δ13C2值在-19.1‰~-15.2‰之间。通过对该井沙三段烃源岩热解气碳同位素和轻烃的研究,并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以及储层包裹体的特征,认为该天然气属于高成熟天然气,主要来自研究区埋深更大的沙三段烃源岩,具有多期充注的特征。证实歧口凹陷存在高成熟,甚至过成熟天然气,进一步明确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要以沙二段、沙三段为主要目的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Modelling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primary cracking of natural gas: a reaction kinetic approach.[J].Bernhard Cramer;Bernhard M. Krooss;Ralf Littke.Chemical Geology.1998, 3
[2]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理论及其应用.[M].秦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1,
[3]  
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成藏物理化学模拟研究.[M].李剑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  
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层油气生成·运移·评价.[M].秦建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5]  
煤成气地质研究.[M].《煤成气地质研究》编委会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6]   乙烷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地质应用 [J].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
张水昌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6, (02) :151-156
[7]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天然气成因分析 [J].
杨池银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35-36+142
[8]   黄骅坳陷天然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对策 [J].
吴永平 ;
于学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235-239
[9]   乌马营潜山天然气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藏过程 [J].
张亚光 ;
杨子玉 ;
肖枚 ;
程远忠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283-286
[10]   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气源对比与成因分析 [J].
杨池银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