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被引:12
作者
姜秀清 [1 ]
夏斌 [1 ]
王千军 [2 ]
路慎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构造; 断层; 小型; 识别; 地震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165 +165-1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油层微构造研究及其应用 [J].
朱红涛 ;
胡小强 ;
张新科 ;
陈峰 .
海洋石油, 2002, (01) :30-37
[2]   微构造与油气聚集关系初探 [J].
谢丛姣 ;
刘明生 ;
杨俊红 .
断块油气田, 2001, (04) :4-7+72
[3]   河流相多油层油藏微构造研究及其应用 [J].
邓君 ;
杨丽英 ;
周瑜 ;
崔秀敏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1, (01) :135-137
[4]   东营通6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J].
刘家铎 ;
田景春 ;
陈布科 ;
李琦 .
矿物岩石, 1998, (01) :3-5
[5]   临盘油田盘二断块沙三下微构造研究 [J].
王纪祥,戴启德,陈永红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