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37
作者
黄小平
黄良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富营养化; 珠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 [海水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利用 1 998年在珠江口海域连续同步观测资料 ,研究该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和富营养化状况 .结果表明 ,无机氮主要来自四个口门的径流 ,但深圳湾附近的陆源亦有一定贡献 ;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氮为主 ,而在深圳湾附近海域则以氨氮为主 ;无机氮含量普遍超过 0 .3 0mg dm3 的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值 ,大部分海域已超过 0 .50mg dm3 的四类水质标准值 .径流对活性磷酸盐含量的贡献不显著 ,而深圳湾附近的陆源则有明显的贡献 ,从珠江口附近由沿岸流和涨潮流带来的活性磷酸盐亦有较明显的影响 ;除深圳湾附近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 0 .0 3 0mg dm3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外 ,其他海域基本符合 0 .0 1 5mg dm3 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要求 .该海域的N P值普遍较高 ,而且北部海域的高于南部海域 ;最高值超过 3 0 0 ,最小值也大于 3 0 ;该水域的营养盐主要为磷限制 .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珠江口伶仃洋锋的类别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J].
应秩甫 .
热带海洋, 1994, (02) :25-32
[2]   珠江口水体的三氮特征 [J].
丘耀文 .
热带海洋, 1992, (03) :84-88
[3]   华南地区亚热带水体无机氮组合差异的研究 [J].
温伟英 .
热带海洋, 1991, (04) :44-48
[4]   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初步探讨 [J].
邹景忠 ;
董丽萍 ;
秦保平 .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2) :41-54
[5]  
南海资源与环境研究文集[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梁松主编, 1999
[6]  
中国环境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唐永銮著, 1997
[7]  
Effect of nutrient enrichment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seawater[J] . Hydrobiologia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