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被引:11
作者:
冯健
[1
]
项怡之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开发区;
居住空间;
居住分异;
郊区化;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1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