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当代史定义、分期、主线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14
作者
朱佳木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当代史; 定义; 分期; 主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中国当代史的定义、分期和主线,是当代史学科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也是目前学界分歧较多的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上的反复思考,深入探讨,不断完善认识,对于构建当代史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史从学科意义上说,完全是中国现代史,但不完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完全不是中共党史。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史进行分期,只要是从历史本身的逻辑出发,各种意见都可以也应当平等讨论。但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当代史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角度划分历史时期较为妥当。对历史主线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从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动因这个意义上理解,贯穿当代史的主线至少应有三条,即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争取早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125 +1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2]  
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M].黎 澍;蒋大椿主编;.人民出版社.198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