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灌丛改造的工程措施及效果

被引:1
作者
蒋德明 [1 ]
唐毅 [1 ,2 ]
李晓兰 [1 ,2 ]
押田敏雄 [3 ]
李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日本麻布大学兽医学部
关键词
沙地灌丛; 改造效果; 地上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了发挥沙生灌木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更大的作用,采用了围封、平茬和补植等工程措施对沙生灌木进行了改造,其改造结果表明:围封2.5年后,所有灌木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和基径均有明显增加,以小黄柳(salix gordejevii)增长最大,围封是未围封的4倍;平茬当年生长量非常明显,地上生物量接近或超过未平茬的植株,未平茬的年生长高度均小于平茬;直播、植苗和扦插是增加灌木分布和覆盖面积的较好的方法,补植2~3年后,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沙面开始稳定。经过改造,可以增加植物覆盖度,提高灌木和草本生长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荒漠化动态监测 [J].
蒋德明 ;
李雪华 ;
武健伟 ;
骆永明 ;
王红梅 .
干旱区研究, 2008, (06) :877-881
[2]   科尔沁沙地生物与工程结合的固沙措施与效果 [J].
蒋德明 ;
周全来 ;
李雪华 ;
阿拉木萨 ;
寇振武 ;
贺山峰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41-143
[3]   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J].
吴彤 ;
倪绍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5) :73-76
[4]   沙生灌木资源与我区林业产业 [J].
黄金田 .
林业实用技术, 2005, (07) :13-15
[5]  
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初探[J]. 常兆丰,赵明,韩福贵,仲生年.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4(04)
[6]  
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初探[J]. 常兆丰,赵明,韩福贵,仲生年.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4 (04)
[7]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J].
魏怀东 ;
高志海 ;
丁峰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32-36
[8]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J].
蒋德明 ;
刘志民 ;
寇振武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2) :1695-1698
[9]   半荒漠地区灌木饲料林营造技术研究 [J].
孙德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2)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