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全球之旅

被引:13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学; 新型现代性; 全球时代的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9 [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305 ;
摘要
现代性的目标及其走势对社会学研究理路和学理框架,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现代性两大基本目标———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以及人为规划的社会工程———的失衡与失谐,人类对人为工程的兴趣逐渐超过了对自我解放的追求,进而社会工程的实施压倒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人为性"比"价值性"更具根本意义,取代了现代性的目的本身,对这一历史进程发挥了支配性和主导性的力量。与现代性人为倾向的趋强相一致,人将理想未来建立在与自然相抗争的基础上。这种旧式现代性理念的支配,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谐和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20+38 +38-11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孟德斯鸠与卢梭.[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2]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美)麦克尔·哈特(MichaelHardt);(意)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Negri)著;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 [3]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4] 社会学概论新修.[M].郑杭生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5] 自由主义的终结.[M].(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著;郝名玮;张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6] 所知世界的终结.[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7] 自由与资本主义.[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JohannesWillms)著;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8] 现代性.[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英)克里斯多弗·皮尔森(ChristopherPierson)著;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 [9] 社会学二十讲.[M].(美)杰弗里·亚利山大(JefferyC.Alexander)著;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 [10]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