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票据法》第10条之修改建议

被引:6
作者
李伟群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票据法》; 抗辩限制; 票据善意取得; 票据无因性; 票据基础关系; 票据原因关系; 票据流通性; 修改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正>票据流通性贯穿于整个票据制度中,所以票据流通性乃是票据制度的灵魂。票据流通的基础是票据无因性,而票据流通性的实现还依赖于人的抗辩限制和票据善意取得这两大制度的有力支撑。因此,票据流通性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票据无因性、人的抗辩限制以及票据善意取得这三个方面展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如飞机的发动机和双翼,缺一不可,其中票据无因性犹如飞机的发动机,它解决了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及其相对性 [J].
陈昊 .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02) :87-88
[2]   从票据无因性看我国《票据法》的缺憾 [J].
张奇 .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 (10) :58-59+61
[3]   也论票据的无因性 [J].
于桂音 .
商场现代化, 2008, (07) :358-359
[4]   票据有因性观念的坚守与超越──对真实交易背景规则的辩护 [J].
刘宏华 .
法学杂志, 2007, (03) :112-115
[5]   试论票据的无因性及《票据法》的完善建议 [J].
王晓方 .
经济师, 2007, (03) :113-114+116
[6]   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探析 [J].
李万业 ;
向志容 .
海南金融, 2006, (08) :43-44+73
[7]   从票据无因性看我国《票据法》之相关规定 [J].
杨霄玉 .
经济论坛, 2006, (11) :132-133
[8]   票据无因性原则研究与我国票据立法完善 [J].
康军力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201-202
[9]   试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及其相对性——兼评我国《票据法》第十条 [J].
张澄 .
政治与法律, 2006, (01) :84-88
[10]   票据无因性之经济诠释 [J].
刘秀春 ;
胡海涛 .
河北法学, 2005, (05)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