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的工程教育(DBL)模式创新

被引:19
作者
邹晓东 [1 ]
姚威 [1 ]
翁默斯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2]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设计; 工程教育; DB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B-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回归工程实践的国际工程教育浪潮中,将真实工程世界体验嵌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是重要发展趋势。本文植根工程创新的技术与社会背景,认为工程教育必须植根于以"全方位友好、无边界协作、大尺度融合、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特征的"创新设计"语境,建构基于设计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Design-Based Learning,DBL)。本文在追述PBL、PBCL、CDIO等前沿工程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设计流为主线的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并分别从理念维、过程维与支撑维等三个层面对DBL进行模式构建。本文最后通过对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大设计工程教育模式的验证性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DBL模式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叶民.浙江大学.2014, 12
  • [2] Teaching innovative design reasoning: How concept–knowledge theory can help overcome fixation effects.[J].Armand Hatchuel;Pascal Le Masson;Benoit Weil.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is and Manufacturing.2011, 1
  • [3] Scaffolding and achievement in problem-based and inquiry learning: A response to Kirschner, Sweller, and Clark (2006)
    Hmelo-Silver, Cindy E.
    Duncan, Ravit Golan
    Chinn, Clark A.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7, 42 (02) : 99 - 107
  • [4] 基于PBL的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黄金丹.浙江大学.2008, 01
  • [5] 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美) 克劳雷 (Crawley;E.) 等;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6] 创新设计与制造强国
    路甬祥
    [J]. 科学中国人, 2016, (01) : 6 - 8
  • [7] 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杜翔云
    Anette Kolmos
    Jette Egelund Holgaard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3) : 29 - 35
  • [8] 设计:美国工程教育的新方向老观点
    顾建民
    王沛民
    [J]. 外国教育资料, 1995, (05) : 75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