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
被引:69
作者:
张学丰
[1
]
李明
[2
]
陈志勇
[2
]
姜华
[2
]
唐俊伟
[2
]
刘波
[1
]
高计县
[1
,2
]
赫云兰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准同生岩溶;
潜山岩溶;
顺层岩溶;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哈拉哈塘;
塔里木盆地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塔北隆起中部的哈拉哈塘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近期塔北油气勘探的突破新区,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本文通过对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的分析,利用钻井、岩芯、地震等资料,对本区岩溶型储层的沉积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要岩溶阶段、岩溶模式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主体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储集空间主要为近层状分布的溶蚀孔洞/洞穴和裂缝,岩溶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一间房组沉积末期的准同生期岩溶和志留系沉积之前的表生期(潜山+顺层)岩溶。前一期岩溶具有区域分布较均匀、规模较小的特点;后一期岩溶在前期岩溶的基础上发育,并根据古地貌的差异在平面上分为4个区:北部Ⅰ区一间房组直接暴露,发育古潜山岩溶;Ⅱ区一间房组之上覆盖了厚度不等的吐木休克组、良里塔格组和桑塔木组,岩溶主要受控于河流和断裂的下切及由北部Ⅰ区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顺层岩溶;南部的Ⅲ区和Ⅳ区发育顺层及沿断裂的岩溶和淡水与南部海水的混合水岩溶。在以上两期主要岩溶作用的影响下,哈拉哈塘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地层发育近层状岩溶洞穴、孔洞、角砾孔和裂缝,形态多变,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15 / 82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