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与齐墩果酸体外抗Jurkat淋巴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李杰
许良中
朱伟萍
张太明
李小妹
金爱萍
黄抗美
李栋良
杨庆尧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病理研究室
[2]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式细胞室!上海
[3]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熊果酸; 齐墩果酸; 淋巴瘤; 细胞周期;
D O I
10.19401/j.cnki.1007-3639.1999.z1.013
中图分类号
R73-36 [治疗实验];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萜酸类中药成份熊果酸(UA)与齐墩果酸(OA)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影响,从而为开发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的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用药物处理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HE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FCM),研究药物的细胞毒活性、以及药物引起的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100μmol浓度的UA和OA处理Jurkat细胞6~12小时,细胞死亡及裂解碎片增多,至12小时大部分细胞破碎死亡,以UA作用更为明显。50μmol浓度的UA和OA处理48小时,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碎片少见。OA处理后的Jurkat细胞核浓集。IC50分别为UA75μmol和OA150μmol。FCM分析显示:100μmol时,G0G1期细胞增多明显,50μmol浓度孵育48小时G2M期细胞增多,而G0G1期变化不大。 结论 UA和OA对T细胞淋巴瘤Jurkat具有明显的抗瘤活性,UA明显强于OA。机理可能是对G0G1期细胞起细胞毒作用(100μmol),在G2M期抑制细胞增殖(50μmol)。弄清详细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乌梅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初探 [J].
沈红梅,程涛,乔传卓,苏中武,李承祜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6) :365-368+384